在南京城东紫金山麓,始建于明代的毗卢寺历经四百余年香火绵延,以其独特的"万佛楼"和"药师佛塔"闻名江南,这座古刹不仅是禅宗临济宗的重要道场,更因供奉着佛教中掌管财富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与财宝天王,成为长三角地区求财运者的朝圣之地,求财法门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深意,需以虔诚之心契合佛理精髓。
求财前的身心准备
清晨入寺前宜沐浴更衣,忌食荤腥,随身携带新鲜水果(柑橘、苹果为佳)、糕点及清水三杯作为供品,象征清净、圆满与流动不息,入寺后先至天王殿礼拜韦陀菩萨,顺时针绕行三周,默念"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此举可净除杂念,为后续求财仪式奠定清净心基。
财神殿核心仪轨
- 供灯启智:在财宝天王像前点燃酥油灯,灯盏数量取单数(三、五、七盏皆可),灯芯需用纯棉线,佛教经典《华严经》云:"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供灯不仅祈求财源,更象征以智慧破除无明烦恼。
- 三拜九叩:双手合十举至眉心,跪拜时额头触地,每叩首默念"嗡 贝玛 卓达 阿里呀 针巴拉 悉地 吽",此为藏传佛教财神心咒,叩拜动作需连贯舒缓,体现对因果法则的敬畏。
- 财水转运:将自备清水供于佛前,待法师诵经加持后,取少许洒向东南方位(佛教财位),余水带回家中煮茶饮用,寓意"接引财气,滋养慧命"。
超越形式的修心要诀
真正的求财法门在于"三轮体空"的觉悟:供佛时不执着供品贵重,叩拜时不贪求回报多寡,祈福时不忘培植福德,寺内古碑刻有"欲得真富贵,须下死功夫"的禅语,提醒信众将求财愿力转化为精进动力,每月初五可参与寺院的"财神普供养"法会,与僧众共修《金光明最胜王经》,深入理解"财富乃福报显化"的因果法则。
特别提醒:毗卢寺每年腊月初八举办"财神诞"祈福大典,此时求财最为殊胜,但需谨记《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正的财运来自清净心与利他行的共振,香客可请购寺内特制的黄铜招财鼠挂件(象征财神坐骑),日常佩戴时当观想"财富如水,周流不息",切忌生贪吝之心。
毗卢寺的求财法门,实则是通过仪轨唤醒内在的财富智慧,当我们在佛前供上清水鲜果时,何尝不是在灌溉内心的福田?那些在青烟缭绕中升腾的祈愿,最终都要落地为脚踏实地的善行,这才是佛教财富观的终极奥义。(全文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