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波动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些人觉得财富与自己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墙,这些与财神绝缘的群体,正在用特殊的人生剧本演绎着当代社会的财富寓言。
困在舒适区的工薪族
那些满足于每月固定工资的青年白领,像被困在旋转门里重复打卡的仓鼠,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张宇,年薪25万却只懂购买货币基金,眼看着同事投资组合两年内增值60%,自己仍守着3%的年化收益,这类人将「稳定」视为信仰,用"知足常乐"自我麻痹,实则错过了财富增长的黄金窗口,他们总说"钱够花就行",却选择性遗忘货币贬值的现实。
困在信息茧房的保守者
退休教师王淑芬的理财观停滞在上世纪90年代,坚持将积蓄存在年息1.75%的银行定存,对指数基金的年化10%收益视若洪水猛兽,这类人活在自己的认知茧房里,把抖音里的金融诈骗案例当作全部真相,当数字人民币开始流通,他们却还在研究如何规避移动支付手续费,对区块链技术的财富革命充耳不闻。
困在认知陷阱的抱怨者
总有人把财富绝缘归咎于外部环境,35岁的自由职业者李强,每次聚会都在抱怨「电商垄断让普通人赚不到钱」「房产投资门槛太高」,却对跨境电商、短视频变现等新兴赛道视而不见,这类人的财富思维固化成受害者模式,用抱怨构建起心理防御机制,拒绝直面自身认知缺陷。
与财神的距离从来都不是命中注定,当菜场大妈开始讨论ETF定投,当保洁阿姨用手机银行打理积蓄,真正的财富绝缘体,是那些不肯迭代思维、不愿突破舒适圈的灵魂,在这个全民财富觉醒的时代,改变认知就是接通财富能量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