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经济基本面稳健向上 2023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3.4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背后,折射出台州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稳步前行,作为"民营经济之都",台州民间资本活跃度指数达到118.6,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在长三角26个城市经济韧性排名中,台州凭借其"专精特新"产业集群优势位列第八,展现出独特的抗风险能力。
支柱产业贡献核心财源 台州经济"钱袋子"的核心支撑仍来自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前8个月产值突破1700亿元,吉利集团临海制造基地新投产的星耀L混动车型,单月订单量突破2.8万辆,模具产业依托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数字化改造普及率达73%,高端模具出口单价同比提升22.5%,医药化工领域,海正药业新建的生物创新药生产线通过欧盟GMP认证,首批出口订单金额达4.6亿欧元,机电设备制造受惠于"新基建"政策,轨道交通专用电机市场占有率攀升至41%。
数字经济催生新增长极 在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内,蓝卓科技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6300余家中小企业,推动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2%,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前10个月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89.3亿元,同比增长31.7%。"直播+产业带"新模式蓬勃发展,路桥小商品城日均直播场次突破3000场,带动线上交易额环比增长55%,智慧海洋经济方面,大陈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已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全产业链。
政策红利释放财富机遇 台州近期出台的"民营经济33条"形成政策组合拳,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定向支持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新政2.0版实施后,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7个,带动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18.9亿元,在共同富裕示范区框架下,台州创新推出"共富工坊"模式,13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物业联建项目实现年收入超50万元,绿色金融改革成效显著,碳账户覆盖企业突破1.2万家,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2%。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图景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台州民营企业正经历转型阵痛,统计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7.3天,部分传统行业面临订单缩减压力,但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3万件,在"双循环"战略推动下,台州企业加快全球布局,前10个月对RCEP成员国出口增长29.3%,在沙特建设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即将投产。
台州经济的"财运密码"根植于其敢闯敢拼的民营基因,更系于持续的转型升级,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禀赋,到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实践,这座东海之滨的城市正在书写新时代的财富故事,随着甬台温高铁、台州1号公路等重大基建的推进,台州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中的枢纽地位将持续提升,为城市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