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地风水火 来源 释义
开天地,定地水风火,地是承载一切的物质,主厚重,仁爱。风为气之聚集,万物有气,清者上升,为风。水主生机,为阴。火主热,为阳。
五行和地水火风
我想地水火风应该属于易经八卦的范畴,
八卦: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
乾属金,坤属土,坎属水,离属火,艮属土,兑属金,震属木,巽属木。
怎样理解佛教中的地风水火和道教的阴阳五行?他们相互冲突吗
都是以不同角度在分析世界,本身并不对立或矛盾。佛法的四大是指四类特征和用途,来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创世神话,目的是说明各种物质世界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体,不是为了分类,而是为说明世间各物怎样组合。道家的阴阳五行来自先秦的阴阳家,后被借到道家中,是分析世间有形有质的一切事相而后分类归纳。印度思想是从微细看事物,而后知事物本身是组合是分散是“非一非我非常”,道家思想是从宏观从看问题从大处看特征而知事物无不有其自身特性归属。
地理风水有哪几种五行
真正的地理风水五行有四种:山星五行(即金星山、木星山、水星山、火星山、土星山是也)
五行之名甚多,所用之法不同。书云:四经审脉遵三合;三元元空真妙决。又云:四生三合是天机,双生五行全秘诀。夫五行之理一也,何以有四生、三合、四维、双山、元空、向上之分乎?盖其用法不同,故其取名亦异,如木、火、水、金、土,是为五行也。然木东、火南、金西、水北、各有其位,惟土居中宫。而地理家或用坐山,或用向上,不用中宫,是五行实四行也,故曰四经五行。若三合者,即四经之中,以类为合而得名,如寅、午、戍合成火局。已、酉、丑合成金局,申、子、辰合成水局,亥、卯、未合成木局。生、旺、墓三方吊合,名曰三合五行。又以四隅只有四长生,故曰四生五行。若夫双山者,两字同宫,干支合而言也。如艮、丙辛合,寅午戌为廉贞,火。巽,癸庚合,巳酉丑,为武曲,金。坤,壬乙合,申子辰,为文曲,水。乾,甲丁合,亥卯未,为贪狼,木。二字合为一宫,故曰双山五行。至于元空五行者,生入克入,生出克出,定吉凶而得名也。元者,神明变化之谓;空者,无所倚著之谓。立穴定向,全凭虚灵之水法以取用。水性元空,故曰元空五行。向上五行者,乃杨公秘传救贫之诀,盖以水口定长生,则水非吉水而不可用,故立化死为自旺,绝处逢生之法,即以向上起长生,故名曰向上五行。以上四经、三合、双山、元空、四生、向上,名虽不同,其理一而已矣。学者能将此六个五行熟烂胸中,用以收水立向,包括已尽。外虽有宗庙洪范、穿山透地七十二龙、峦头理气五行,种种名色,不下十余家。或得或失,殊难概信也
地火水风与五行有什么关系?
我想你本身问的问题就有一点问题,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对于世界的基本组成的一种猜想,其中并没有风。(虽然五行和八卦是有关联的,风是从木的,但个人觉得真正要看起来的话,应该不应将风并入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具体可以百度一下)。至于风和水的问题,以下全为个人想法,不可尽信:
我觉得风和水其实是来自周易八卦:乾、坤、坎、兑、离、巽、震、艮。八卦各有其代表的事物,其中,坎代表水,巽(xùn)代表风,其余分别为乾-天,坤-地,兑-沼泽,离-火,震-雷,艮-山。风水一词应该是代指八卦。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所以八卦是万物之“理”(我想不出更加贴切的词)。至于为什么是用风水二字,我想是跟建筑有关。从原始人类开始(住山洞),建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御敌,御寒等。而与建筑关系最大的就是风和水了,如房子一般要坐北朝南(通风,避水)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至于风和水的关系,应该从八卦讲起,八卦是由三组阴或阳组成的(有顺序之分,2的3次方等于8)。阳爻用“—”表示,阴爻用“-
-”表示,三组叠在一起就是八卦了。其中,巽(风)自上而下分别为:—
,—
,-
-
;坎(水)自上而下分别为:-
-
,—
,-
-
。而阳爻多的成为阳卦,反之为阴卦,所以巽(风)为阳卦,坎(水)为阴卦。我认为是用巽(风)代表所以阳卦,坎(水)代表所有阴卦。五行中水生木,换为八卦就是坎(水)生巽(风,从木)。不过我个人认为风生水比较合理,风水学中也有一个词叫做风生水起,再加上中国的季风气候就可以明白了。说些浅显易懂的,有风的地方水就会不同,还是以建筑为例,不通风的地方就很容易潮湿;有水的地方风就不同,从海洋吹来的风明显湿度就比从内陆吹来的高。
以上系个人拙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可以参考,不可尽信。如果真的很好奇的话,建议去看周易。
地风水火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地风水火的意思
1、地水火风,即是“四大元素”,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
2、四大元素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传统说法,佛教加以改造。但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各学派,对四大元素的解释各有不同。顺世派对于物质世界不论能造所造,都说是四大元素,并认为是常住不变的。胜论派认为四大属于实句义(实体范畴),是常与无常。数论派认为,地水火风既是所造也是能造,说四大是色、声、香、味、触五尘(五唯,即五种细微元素)所造。佛教各派对四大也有不同的见解。大众部认为,四大为能造,色香味触四尘为所造。成实学派认为,四尘能造四大,四大能造五根,主张四大通能造所造。经量部认为能造所造皆通实假,主张微尘是实,粗色属假。一说部认为,能造所造唯有假名,都无实体。瑜伽行派认为,有漏大种所造色属依他起性,无漏大种所造色通圆成实和依他起;大种唯属实,造色通实假。